企業除了自身要做好管理,做好質量把控之外,如果出現問題還需要準備應對危機公關,針對危機公關,交廣國際管理咨詢建議公關部每天要重復和認真做的有三件事。
1.和媒體記者聊天
聊天永遠可以收到比較好的效果。由于財經媒體的記者大多進行相互交流,如果有新的新聞動向,幾乎任何一個在市場上活躍的媒體記者都耳有所聞。如果有選擇地和一些記者溝通交流,所有不利或者有利的公關素材必然就會擺在你的面前。
成一蟲和海爾的事情絕對不是偶然,事實上在2001年,就有好多記者在關注海爾的問題,一些負面的東西也在網上流傳過。這其中有純粹的記者客觀的觀點,也有一些競爭對手的惡意諷刺。問題出在海爾對此苗頭的危害性和爆發性估計不足,在國外媒體報道產生負面效應之后才動手公關。
雖然說這個事情最終取得了很好的公關效果,但是如果事前和一些記者溝通得知這個危機即將爆發,而將自己的國際化路子在CCTV上提前3-5個月播放的話,估計成一蟲的文章就會顯得蒼白無力,競爭對手的惡意中傷也顯得無聊。
2. 關注企業內外的利益變化趨勢
大多數危機的產生都是因為企業的變化使許多人受到了利益傷害,這種傷害很可能產生矛盾沖突而被媒體嗅到,而且這種沖突最容易被當事人告知媒體,甚至會寫成文章被媒體采用。所以公關部門一定要緊盯企業的政策變化給哪些人帶來了利益損失,然后與人力資源部門溝通,將內部矛盾盡可能減到最低。
科龍的人事變動本來是企業內部的事情,但是這個變動使得許多人的利益受到了傷害,于是大家將個人得失抱怨到媒體,最終引來了媒體對企業高層的普遍批評。屈云波在科龍的遭遇可能與此有很大關系。
3.進行全員公關
在營銷上有個全員營銷,很多企業將此理念深入企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們這里提倡的全員公關也是要求公司的全部員工都有公關概念,工作直接或者間接的要為公關的目標服務。
河北某地有一個大型的食品企業,在公司內部有一本要求全部員工學習的公關小冊子。小冊子有遇到哪些問題我們怎么處理,遇到什么樣的問題我們怎么樣回答,哪些東西是可以對外宣傳的、哪些是不能宣傳的、哪些是堅決不能說的等等。
這個企業的做法雖然有些老土,但是在企業的公關統一口徑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這個企業從XX年以來遇到了很多麻煩:效益滑坡、管理層震蕩、產品質量有問題等等,但是除了個別媒體捕捉到一些小道消息之外,這個企業并沒有遭遇危機報道的滑鐵盧,在和這個企業的宣傳部門溝通時,其宣傳部門的負責人感慨萬千:是啊,這個小冊子最起碼保住了這個企業的品牌美譽。
總之,企業的危機公關從源頭要有準備,總質量最好完全把控。看過本文的人還看了《如何做好滿分的危機公關》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