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的3個境界,當然也是領導力的3個層次。即第三層次,通過理想、文化、目標及公開透明、公平公正,有擔當,不貪功,實現上下同欲;第二層次,通過合理激勵措施引導員工作你想他做的事;第一層次,通過充分授權、依法辦事實現令行禁止。交廣國際管理咨詢繼續在上文基礎上談領導力。
1.方向把握能力
領導領導,首要的就是“領”。團隊要走對路,少走彎路,領導首先要知道要到哪里去?怎么去?
一個貨運司機,其職責是按領導要求,準時保質保量的將貨物安全送達指定地點就可以了,貨物賣出去能不能賺錢與其無關。賺不賺錢,領導要負責,同樣,在什么時間由誰通過什么運輸工具將什么貨物送到哪個地點,也由領導決定。
所以,一個質量副總要明白,企業的質量目標是什么?是滿足客戶需要,是質量成本最小化,還是僅僅通過GMP認證就夠了,是要滿足歐洲、美國、日本的合規性要求,還是僅僅滿足中國的合規要求,這是他必須要回答的問題。
目標確定了,比如要以最小的合規成本卓越滿足歐洲、美國、日本等法規市場的客戶需要,就應該清楚目標客戶群顯性的和潛在的需要,目標市場的合規性要求,及需要一支什么樣的隊伍、以什么樣的組織形式、通過什么樣的工藝及其過程控制、在什么時間段實現對客戶的承諾等。
2.引導能力
“領”之后,當然就是“導”了,就是將團隊導向目標。如何管理團隊,如何管理好手下員工,這是領導必須學會的。
這個有點像教練。教練本人的籃球可能打不過姚明,但他可以告訴姚明怎么訓練,怎么打。
“導”的能力很重要,要懂科學,會因材施教。一輛車有馬達、方向盤、輪子、剎車裝置等等,只有每一個“零件”都設計和維護得很好,才能開足馬力,沖向目標。所以,領導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培養人,各種各樣的人。
領導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到標準和流程的制訂上。標準和流程就像機器的工作原理,決定各個零件之間的相互關系,和整體機器的運行模式,目的就是引導員工做正確的事及正確的做事。如果企業的SOP寫得亂七八糟,就不可能有好的質量,也不可能有好的效益。
員工不做你希望他做的事,員工只做你鼓勵他做的事。公司制度激勵方向的重要性,也是考察領導“導”的能力的重要指標。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