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業頂層設計?
企業頂層設計培訓,企業頂層設計講師盡在企業頂層設計管理咨詢專題,北上廣深等地開課-交廣企業頂層設計公開課
福利福利!預定《企業頂層設計培訓》定制企業培訓方案,請私聊《企業頂層設計培訓》企業內訓講師手機號13810048130,微信18749492090百度搜索“交廣國際企業培訓”,點擊進入官網www.fcgjhy.com留言,交廣國際管理咨詢公司贈您免費管理培訓課程公開課名額!
頂層設計,可以說是從管理哲學到管理科學,再到管理哲學的過程。企業無論是制定發展目標、戰略規劃還是設計管理制度,都要描述背后是基于哪些特定的管理哲學,即我們到底是基于什么假定,基于什么理念,基于什么信念,想達到什么目的,等等。企業家在沒有弄明白管理哲學,沒有想清楚到底希望得到什么樣的結果之前,就匆匆忙忙制定管理制度的做法一定是徒勞的。因為沒有管理哲學做基礎,任何制度都是沒有生命力的,甚至有可能違背人性。
蘋果的理念則是:做跟別人一樣的產品是一種恥辱。喬布斯信奉的是:活著就要改變世界。這些都屬于管理哲學,接下來就是把這些管理哲學變成產品概念、新產品定義等可以操作的方法論,讓每個人都知道如何去尋找產品創新的源泉,如何才能去改變世界、征服世界。有了具體的、可以操作的方法論,產品創新就成了每個員工日常工作的部分,所以蘋果人永遠不會走抄襲、模仿、跟隨的道路。
那么,頂層設計到底是什么?交廣國際管理咨詢總結了頂層設計就是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尋找套可操作的系統性解決方案的過程,即按照“以終為始”的原則,基于對人性的假設,對目標市場的理解,對用戶需求的把握,對競爭格局的認知,通過系統的分析把經營理念、終極目標設定好,把用戶心目中理想的完整產品描述清楚,把實現目標的關鍵要素和主要矛盾羅列出來,把潛在的問題和風險預見到,從而根據目標去配置資源,缺什么補什么,倒排時間表,形成一個通俗易懂的“劇本”,然后讓各個職能的管理者按照“劇本”上的分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頂層設計幾個特點:
首先是嚴密的邏輯性。系統性思維講究嚴密的邏輯性,所以,頂層設計不僅要清晰描述企業的“終極目標”是什么(管理科學),更要明確回答“獲得成功是因為什么(管理哲學);不僅要有合理的經營理念與愿景,更要有具體可操作的方法論。要按照發展愿景和戰略目標,有針對性地提出系統、步驟清晰、分工明確的實施計劃,并按需要組織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條件配套安置,實施、管理、監督、檢驗,環環相扣,紋絲不亂。
其次是明確的可操作性。頂層設計必須從實際出發,再回到實際中來,所有的設計方案及每方案的所有措施,都要能歸結到可執行的要素”5W2H”上,即明確所要執行的是什么任務(what)、為什么要做(why)、何時開始(when)、從哪里入手( where)、由何人負責(who)、如何去做(how)及要花多少時間和資源( howmuch),以此確保執行者能夠充分把握戰略落地的要領,保證執行不出偏差。同時,還要充分估計各種執行風險,做好相應的預案準備。
頂層設計的6個宏觀要素
1.前瞻性預判
頂層設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未來5年(10年)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和各種挑戰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清楚,把市場的演變規律和技術發展趨勢總結出來,形成套標準化的文本,并告訴企業上下的每一位員工,讓大家明白企業面臨什么樣的機會與挑戰,如何做才能把握住機遇,掌握主動權和主導權,唯有這樣才能始終領先對手半步。我認為這是企業高層領導者最最核心的工作,即面對末知的世界,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能夠高瞻遠矚,從“后知后覺”到“先知先覺”。俗話說:沒有遠慮,必有近憂。一個企業如果看不清未來,就無法形成有凝聚力的團隊,即便是大家在一起工作,也是同床異夢,僅僅為了養家糊口而不得不工作。
2.從后往前看
有了前瞻性的預判,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從后往前看,把終極目標描述清楚,形成一幅令人向往的畫面,給企業設計一個令人向往的愿景。一個好的領導者必定是一個好的導演,可以給部下“說戲”,可以把自己心目中的那幅畫面傳遞給員工,讓大家明明白白地去做事,引導大家發揮出自己最高的水平。
3.系統化思老
有了清晰的終極目標,接下來就是系統地思考:什么情況下能達成?必須滿足哪些前提條件和邊界條件?要實現終極目標,哪些要素是充分條件,哪些要素是必要條件?
4.方法論支撐
唯有把系統性的思考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企業才可以重復成功的模式和做法,才能夠基業常青。所以優秀的企業一定要有方法論做支撐。就企業而言方法論包括企業戰略規劃、產品創新體系、產品研發體系、商業模式設計等等。注重方法論,注重過程控制,是西方企業的特點,因為他們相信只要過程正確結果就定正確,如果結果不正確,一定是過程中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很多成熟的方法論已經在發達國家廣泛應用了很多年,并在開拓中國市場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過實踐驗證了這些方法論的有效性和適應性。我堅信,學會了方法論就掌握了做好某一件事的本領,雖然不能說勞永逸,卻可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運用自如,從而提高組織智商,減少重復勞動。
5.數據化分析
僅有方法論是不夠的,企業要想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就必須形成套科學的決策機制和運營管控體系,學會用量化的語言去溝通、分析、決策,不再使用那些永遠正確的廢話。
比如“有了較大的提高或改善”“市場機會非常看好”“市場成長率很快”“客戶需求非常旺盛”“產品前景非常看好”這類定性的分析對于企業來說,基本上沒有任何意義,無法讓大家看懂,看透。久而久之還會形成種“差不多”的企業文化,你用定性的語言問我,我用定性的語言回答,到頭來誰也沒說錯話,誰也不負責任,很多事情都是不了了之。
6.科學化分解
再好的想法只有落地了才有意義,頂層設計也需要臨門一腳”,就是執行力。那么執行力從何而來?憑什么員工愿意盡心盡力地去做,員工努力工作的動力在哪里?這是很多企業常常忽視的問題,以為任務布置下去了就完事了,其實不然。要想把工作任務完成好,首先要懂得任務的分解,如果分解得不科學、不清楚,接受任務的人就不知道該怎么做。
很多老板在布置工作后都會問部下有沒有聽懂,大家的回答往往是“聽懂了”,這是給老板面子,其實很多人都沒有聽懂。所以布置任務時一定不能偷懶,必須掰開了,揉碎了,說清楚,如果沒有人提出問題,往往是沒有聽懂的表現。必須把任務變成“動作”,再把“動作”用標準化的流程和工具變成“規定動作”,借助動力式的管理激發員工的主動性。
交廣國際管理咨詢專家團胡一夫老師(微信18749492090)百度搜索“交廣國際管理咨詢”,點擊進入官網www.fcgjhy.com留言,贈免費公開課名額!
看完本文的小伙伴,99%還看了這篇呢《企業頂層設計的方法論與實踐》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