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比我們成功的人未必比我們聰明,也未必有你勤奮(有些人一直在做低效的假勤奮),只是他們比我們更加有執行力,更加能夠自我控制。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執行力呢?
這是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話題,明明決定工作和學習了,仍舊時不時地去刷刷手機,和中毒了一樣,相信大家也很討厭這種不受控制的感覺。
想要提高執行力,交廣國際管理咨詢執行力培訓專家譚小芳老師建議大家分幾步走。
1.思考為什么要做這個事
其實,很多人做事情并不是自己想去做的,可能受到了某個人或某件事的觸動和影響,然后一時沖動下的決定。比如跑步,學英語,看書…
聽到別人說自己胖了,決定回去要減肥,過兩天人家不說了,也就自然而然放棄了。沖動下的決定,成功率是很低的,因為你并不是很渴望去做這件事。
所以,別在沖動地情況下做決定,做事情之前,先認識自己,先思考自己到底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有多大的決心。
決心有多大,成功率就有多高。
2.將目標細致分解
當有了決心,有了目標之后,下面就具體落地到實施。
為什么很多人即使有了目標,規劃地那么好,但卻執行力不到位呢?
很可能是不知道怎么去實施這個目標。還是以常見地減肥為例,你光知道要練出馬甲線,但不知道從什么地方開始著手。
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會犯得通病,只有一個大目標,沒有細致地分解下來,這很容易讓人迷失和感到無助,最終不了了之。
你可以將目標分解到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半年。
比如今天我要跑幾公里,早上起床就告訴自己,這個月我要簽單幾個客戶,月初的時候就提醒自己。
眼界可以放遠一點,但做事情就別想那么遠,別總想一年后要怎樣,你先把眼前的幾分鐘做好,就已經很不錯了。
3.刺激和夢想
在執行分解的小目標時,最容易出現的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為你已經很多年都是這么懶散過來了,想突然變得自律不太可能,除非真得是刀架在你脖子上。
為什么現在大家喜歡看雞湯文呢,其實就是在找可以刺激和激勵自己的精神食糧,在松懈的時候給自己提提神。
我覺得適當地看點雞湯文是有益的,當時并不是和傳銷一樣的喊口號,應該是從文字中學會思考,反省,慢慢地改變自己懶散的習慣。
人是應該有夢想的,比如成為作家,畫家,富人,歌手,或者很平凡地想要有一個溫暖的家。
這些都是夢想,在自己懈怠的時候想想心中的夢想,在工作和學習的地方貼上一些字條提醒自己,手機的屏保上寫上自己的夢想。
也就是說讓自己要時刻保持警醒和動力,堅持半年,就會變成習慣,刻印在你的骨子里。
有時候看到一些人的狀態,挺著急的,明明可以有一個很不錯的未來,卻在荒廢日子,踐踏自己的天賦。
別抱怨自己過得不好,你執行力差,做得不到位,心里沒數嗎?
想做一件事,就動起來,時間不等人,機會也不等人,切記!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