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訓企業家精神的七種特質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的經濟體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管理型”經濟徹底轉向了“企業家”經濟(出自彼得.德魯克《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企業家”一詞源于法文,意思是敢于承擔一切風險和責任而開創并領導一項及以上事業的人。薩伊認為,企業家視變化為健康的標準,通常企業家并不引發變化,但企業家總是尋找變化,對其作出反應,并將其視為機遇而加以利用。

    如何培訓企業家精神的七種特質

    在中國,“企業家精神”被寫入了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彼得.德魯克認為:企業家精神是一種獨特的特性,而不是人格特征,它的基礎在于觀念和理論,而非直覺。

    交廣國際管理咨詢總結的企業家精神的主要內涵如下:

    一、創新精神

    馬克.貝尼奧夫說,快速成長的公司必須持續創新,公司就像鯊魚一樣,一旦一動不動就是死路一條。但在中國有人說,不創新是等死,創新是找死。兩種說法相差懸殊可能是因為對創新的理解不同,創新不都是高科技的,也有中科技的、零科技的。彼得.德魯克認為:創新的本質是為客戶創造新的價值,而不是技術、概念本身。比如,集裝箱的使用對于海運來說就是一項偉大的創新。

    二、機會警覺和敏銳

    Bill Gross統計200余家公司成敗后,得出了驚人的結論,成功的5個要素及相關度是:時機、團隊合作與執行、創意的獨特性、商業模式、資金,其中時機對成功的相關度最高,占到42%。企業家精神必須對機會警覺而敏銳,正確分辨出什么是機遇,什么是偽機遇,時間節點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按照成功的五要素,高效地將機遇轉變成價值,并且要持續地尋找機遇將機遇轉變成價值。

    三、承擔風險和不確定性

    風險與不確定性是有區別的,風險是那些可以知道概率分布的隨機事件,人們可以通過保險對其進行回避。不確定性是連發生概念都難以估計的隨機事件,保險等難以對其帶來的危害進行規避。丹尼爾.伯勒斯將未來的不確定分為硬趨勢和軟趨勢,硬趨勢是未來絕對會發生,是未來的定數,比如未來機器人一定會代替人的大部分體力勞動;軟趨勢是未來可能發生,是未來的變數,比如:2022年美國可能出現一位女總統。我們應該專注于硬趨勢,化不確定性為確定,才能風險最小化。

    四、堅毅的精神(Grit

    正向心理學提出了預示未來成功的7大“秘密武器”:堅毅、激情、自制力、樂觀、感恩、社交能力、好奇心,堅毅排在之首。堅毅由古英文Grit翻譯而來,但其涵意遠比毅力、勤勉、堅強都要豐富得多。Grit是對長期目標的持續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專注、投入、堅持不懈,是一種包涵了自我激勵、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整的性格特征。從2005年開始,Angela Duckworth一直致力于研究性格對成功起到的作用,她發現:無論何種情況下,比起智力、學習成績,或者長相,堅毅是最為可靠的預示成功的指標。

    五、持續有效學習

    我們的學習從邏輯上分為兩種(也叫雙環學習),第一種是無效學習,即沿著自己原有的思維方式和知識信息,通過學習進一步強化原來固有的邏輯,或在原來的知識信息內容進行量的增加,同時反對轉換原有邏輯,或者拒絕接受新領域的知識信息。第二種是有效學習,即解構自我認知,改變思維結構,對行動背后的想法加以檢視,反思我們看問題的心智模式、思考邏輯、知識信息的片面性,進而正確有效地進行調整自己的心智模式、思考邏輯,或擴充新領域的知識信息。只有堅持有效學習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并獲得巨大的飛躍。

    六、工匠精神

    2017年3月5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也包括杜絕浪費,節約資源,創造極致產品、服務和價值的精神理念。中國目前產能過剩,這是數量的過剩,品質依然不夠,品質從0到1靠創新,從1到N靠工匠精神,創新精神與工匠精神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是從0到1 是至關重要的,中國目前順勢而為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方面實行彎道超車式的創新,出現了可喜的成績。但在傳統產業因為我們工業化時間太短,創新精神與工匠精神在全球競爭中仍處于劣勢,我們一定要堅持方向不動搖,堅定信心不放松。

    七、價值導向原則

    企業家按動機分為:貧窮推動型、機會拉動型和價值導向型。貧窮推動型,在致富的過程中可能放棄價值,致富之后可能失去動力和方向;機會拉動型,因為遇到一個或一些機會而創業,一旦機會錯失或消失,就會失去了動力和方向;價值導向型,大多是從貧窮推動型和機會拉動型轉變而來,但只有最終轉到價值導向型才能進行持續的自我激勵,取得持續的成功,一個組織有什么樣的價值導向,就意味著它有什么樣的未來。只有價值導向型才符合企業家精神。

    目前認為,中國經濟是L型,既不是U型也不是V型,新常態(L型)已經四年了,其原因是三期疊加:增長速度進入換檔期、結構調整面臨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拉美經濟曾經歷過L型,但到現在還沒有起來,美國經濟也曾經歷過兩次L型,13年內為一個周期,美國13年內經濟重新回升的秘訣在于:全要素生產率(TFP)的提高,TFP是由于技術進步、制度創新以及結構優化等三大因素貢獻的增長率。中國正處于由需求側向供給側的轉變,由投資導向向創新導向的轉變,正在努力化解矛盾積累和“滯脹”、“中等收入陷阱”、“福利陷阱”和“塔西佗陷阱”等風險,為此,中國目前圍繞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一個完整的頂層設計和清晰的政策框架已經可見,具體包括:產權保護、簡政放權、減稅降費、放開市場準入等。但是我們僅靠頂層設計是不夠的,全國上下發自內心的對企業家精神的認同,對創新失敗的包容,堅持價值導向的評價觀念等等也不可或缺。

    共有 0 條評論

    ? To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