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廣國際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指出:職業化是一個大課題,也有不少研究成果,本文不多贅述,就先從”員工職業化”角度提出三點簡單通俗的標準,拋磚引玉。作為員工,我們可以對照一下,看自己做到了多少,夠不夠職業化。
一、專業強
這一點是最基本的,很好理解,要做一個職業化的員工,首先我們得有自己的一門專業技能,就是用來攬瓷器活兒的金剛鉆。這里說的專業技能,不僅僅是有,重點還要強。專業強了,工作才可能取得高質量。
你是一名職業化的員工嗎?
假如自己是一名美術編輯,掌握了一定的美術、圖像處理、排版技術等方面專業技能,可以做一些美術編輯排版之類的初級工作,這能否稱之為”職業化”呢?如果專業水平不夠強,當我們把排版稿交到客戶手中時,可能隨時會被無情地退回重做,從而影響到公司的品牌形象或者后續款項的收回。在我的經歷中,就退回過印刷公司發來的排版文檔,因為最初發來的排版效果只能算排過版,但稱不上排得美觀、稱不上專業。這種情況只能歸為”不職業”之列。
二、高標準
在專業強的基礎上,我們還需要對自己的工作堅持高標準。因為我們具備了較高的專業技能水平,如果不能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或團隊的話,也很難提交出令客戶或上級滿意的工作成果。高標準,就是在高質量的基礎上更進一層,以突出自己的競爭優勢。
你是一名職業化的員工嗎?
再舉個例子。假設我們是一名專業的建筑裝飾設計師,無論是專業知識、設計創意還是成功案例、服務能力方面,都被客戶所認可。但如果我們投標時,給客戶的設計方案沒有按高標準去準備,而是跟競爭者的方案相差無幾,就難有亮點吸引到客戶,那競標的結果就存在較大風險。雖然我們有專業、有能力,但中標的卻不一定是自己。這當然也不能稱為”職業化”。
三、高素養
高素養,是對專業技術之外的要求,更多是對職業道德、職業觀念、職業習慣、職業形象等文化修養方面的要求,它是我們體現競爭優勢的保障因素。這一點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高素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在合適的時間、在合適的場合、以合適的方式、做合適的事,才能叫”職業化”。
你是一名職業化的員工嗎?
以下的情況是否我們也曾遇到過?
1、跟客戶約好了見面時間,由于堵車自己比客戶晚到了10分鐘;
2、在參加正式會議時由于出門倉促穿了一件休閑裝;
3、明明知道正式員工向公司提出離職需要提前1個月,而自己在提出離職后半個月就不去上班了;
4、作為部門經理,在小團隊里向同事們私下透漏一些公司尚未公開的會議決定;
5、在會議室開會時,當眾頂撞上司或給上司出難題等等。
當這些狀況發生時,我們能說是”職業化”的表現嗎?更可怕的是,當自己有類似問題時,往往自己還意識不到,覺得很正常,這就麻煩大了。結果要不就是被客戶拒決,要不就是讓領導失望、讓同事疏遠。而自己仍覺得都是別人的問題,認為自己受了委曲和得到了不公正待遇,產生消極情緒和抱怨行為。
對照以上”專業強、高標準、高素養”三個標準,看看自己符合了嗎?如果符合或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那么可以為自己鼓個掌;如果沒符合,那就給自己加加油,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職業化”三個字當然還有不少內涵,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保持一顆積極上進的心,給自己定個目標,不斷學習、完善和提升自己的職業化形象吧。
看過此文章的人還看過:員工職業化培訓內容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