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表達的三大思維模式
(《有效表達的三大思維模式》節選自交廣國際管理咨詢專家團胡一夫老師《有效表達培訓》講義)
一個人的層次越高,對講話的要求也越高,從講話看出一個人有什么樣的思維高度。講好話不在于“文采”有多好,而在于是否實在、有深度,是否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做到有話可講,而且講的有理有據。這需要我們的思維跳躍性,需要我們掌握一些實用的思維訓練方法,并且在生活中工作中多加訓練,養成好的思維慣式。那么,就可以做到在任何時候應景而說、自圓其說,不會陷入無話可說的尷尬場面了。
交廣國際管理咨詢為大家分享養成有效表達的三大思維模式:讓你有話講!有理有據!
一、逆向思維法
什么是“逆向思維”?顧名思義,就是不按正常思維去走。凡事都可以反過來想一想,同一件事情,同一個問題,反過來去想,可能就多了一個或幾個想法和出路。這叫“反其道而想之,反其道而行之”,看你能不能做到變反面為正面,化貶為褒。
例:比如說,你來到新的工作環境,突然領導對你講:小編,你這個人就是這山望著那山高。”這句話,大多人是不是感覺是貶義的,如果你想為自己做一個辯解,就可以使用逆向思維法。
你這樣回應領導:“老板,您說得沒錯,我這人就是想法多想得多,如果咱們公司里面,大家都有創新思維的話,實力肯定不一樣。您看,現在什么東西不在變化?以前以為現代化就是樓上樓下,電視機電腦手機。但是現在嫦娥都奔月了,我們還要開發外太空、開發火星。還有看那些運動員,哪一場比賽不是在一次次挑戰突破自我,一次次刷新新紀錄。認真看看,社會的推動發展不就是那些不滿足于現狀的人推動的。所以,人確實得有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挑戰精神,謝謝您對我的嘉許。”
逆向思維法,這樣不就逆轉了情節嗎?
二、追溯根源思維法
追溯根源,在任何一件事情上,尋找剖析本質原因。多思考,便多一份收獲。成功增加經驗,失敗長增教訓,事情不是白做的,錯誤也不是白犯的,所有的事情都是通過實踐證明得來。但要分析緣由,不要在同一塊石頭上被絆倒多次。追溯根源思維法,簡單說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揭開面紗看新娘”,才會讓一切變得有意義。
內蒙古的鄂爾多斯的山頭,只要把浮土和簡單的植被清理之后,就是煤山,諾大的露天煤礦呈現在眼前,這里的人們非常高興、奔走相告,說他們的經濟天天在增長。他們去挖掘,大車小車往外拉,送到港口運到國外。日本人買了煤以后,可以用來填海,以備他日不時之需,因為這些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我們要有危機意識,有責任使命,看的遠,高瞻遠矚的分析問題時,做事的方法就會不一樣。
三、縱橫交錯思維法
縱橫交錯思維法,當你在面對問題的時候,都可以從縱的方向或橫的方向,或是縱橫交錯的方向總和角度的去思考,找到談話的切入口。
不管是什么問題,從多方面角度去比較、思考。但是不要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主見或思想,就說不出精彩的、讓人有共鳴性的話。二八法則來分析,加入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財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里。同樣的,百人之二十的人貢獻了自己的思想。他們更多的是考慮自己要去怎么做?怎么做才跟別人不一樣?
不管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都要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多問自己三個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邏輯關系,無論是說話做事都可以根據它去延伸展開。久而久之,我們的思路也會更加清晰、想得更深遠一些。
交廣國際管理咨詢專家團胡一夫老師(定制課程方案,請私聊微信18749492090)百度搜索“交廣國際管理咨詢”,點擊進入官網www.fcgjhy.com留言,贈免費創新思維培訓公開課名額!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