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管理者,一定要創造高績效,只有這樣才能更有價值。但是,如何創造高績效,并不是每一個管理者都明白。所有結果都是由一個因甚至很多因構成,那么績效提升的因果關系是什么呢?交廣國際管理咨詢總結了如下幾點。
一是目標是什么?這個問題很簡單,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是很清晰的知道它的含義。目就是方向,標就是標準,也就是我們要去哪里?要達成什么結果?一定要數據說明。
二是達成目標的因是什么?比如團隊配合、活動安排、產品設計、人員投入程度等。作為管理者,一定要把支持結果的所有“因”都找出來,然后組織團隊把每一個“因”做到我們需要的標準,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我們需要的“果”。
三是各項因的資源怎么配置?資源配置就是合理安排相關事宜,比如一場招商會,接待需要幾個人?服務幾個人?談判幾個人?為什么要這么多人等等。如果一場招商會客戶300人,但是管理者只安排一個人接待,由于人數不夠影響了服務品質,那么客戶不滿意,是否會影響業績呢?所以我說,管理者要有戰略思維,他就像一個指揮官在指揮一場戰役一樣,有一件事安排不合理就直接決定戰場勝負。
四是每一個因由誰去執行?企業管理一個最大的失誤是一個目標多人負責,這樣就不會有牽頭人,不會有責任者。正確的做法是一個目標一個責任人,只要每個責任人達成自己的目標,整體目標就能達成。
五是執行的成果是什么?管理者一定要告訴責任人,他的使命是什么?上級要什么結果?什么時間完成等一定要數據說明。很多管理者經常告訴下屬:“小張,你去買一合白板筆回來”。小張就去買了一盒很粗的白板筆,可是領導覺得白板筆太大了,不好用,又重新去買一次。你看矛盾來了吧。領導覺得小張太笨;小張呢?覺得領導沒有交代清楚,連這個安排不好,還做什么領導?所以,管理者一定要告訴伙伴做事情要做到什么結果?你把標準給到他,只有這樣,才能提升管理效率。
六是執行的獎懲是什么?員工為什么會努力干活?答案是四個字:趨利避害!因此,在機制上,一定要有額外的利益與額外的懲罰。很多管理者只給利益不給懲罰,這就很難讓他們全力以赴。而額外的利益就要設計一套雙贏的分配機制,我在我的《新時代績效與薪酬創新管理》課程有詳細介紹這個模塊,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展開講解。
七是每一天的因是否完成?所謂每一天的因,就是目標達成分解到每一個細節,是否全部完成?大目標是小目標累加實現的,只有每天目標達成,才有可能實現整體目標的達成。
八是如果完成了是什么原因?作為管理者,一定要找到達成目標的原因,要明白我們做對了什么?把做對的事件總結成成功的標準,然后復制成功的標準即可。管理沒有多復雜,就是成功的事情重復的做,做到對手沒有辦法復制。
九是如果沒有完成,是什么原因?通過不斷的分析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讓每一個細節不斷完善與優化,規避以前的錯誤,重復正確的標準,讓自己的團隊在成功中進步,在失敗中思考,不斷精進,才能超越過去。
這九大問題,是每一個管理者都要思考的問題。對于績效薪酬的高效管理,如果一個環節不到位就影響整體結果。管理者只要天天思考這幾個問題,月月思考這幾個問題,你的績效才能提升,你的團隊才能成長。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