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企業是卓越的,什么樣的發展速度是合適的,什么樣的管理是先進的,這些都是企業不可避免的基本問題。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有基本的參照物。
沒有比較就沒有標準,沒有標準就沒有答案。
什么標準是合適的?
自己跟自己比行不行?行,肯定行。問題是如果自己和自己比有發展,是不是就真有發展了呢?
打個比方。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快快長大長高,因此老是覺得自己的小孩長得很快,逢人就說自己的孩子長得快。但如果有一天,父母帶著小孩到外面與一群小孩玩耍并發覺,自己的小孩比同年齡小孩矮,這時父母才知道自己的小孩實際上長得并不快。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如果自己的小孩沒有與其他小孩相比,就會總誤以為他在天天長大,一旦與其他同齡小孩相比才發現,其實他長得并不快。此時你還能說我們自己和自己比就行了這樣的話嗎?
企業也一樣,不僅要自己和自己比,還要與同行業競爭對手比,與行業增長速度比,最后還要與其他行業的企業比。將行業內最優秀的企業作為自己成長的榜樣,將它作為企業發展的目標,這樣才有成長的動力與目標,這就是標桿管理的基本原理。
交廣國際管理咨詢分享一個企業咨詢案例。某企業總經理,在某行業內發展了十幾年,原來是行業內的老大。在發展過程中,由于自滿,感覺已經是行業的領頭羊,不屑與其他競爭對手比較,結果被對手超越。這時公司的領導還給自己找借口,說自己跟自己比已經年年有進步,所以不必和其他企業比。經過我們的測算,這家企業在過去幾年里的增長率還低于行業的平均增長率,如今,該企業的競爭優勢正在慢慢消失。
標桿管理可以將行業的優秀企業作為自己的標桿,但不一定要找最好的企業作標桿,應該找一家自己經過努力后能夠在一定期限內追上并趕超的企業作標準。我們建議標桿的目標最好是一個集合體,就是將行業內優秀企業的綜合因素作為一個組裝的目標,這樣的標桿不容易陷入具體的目標局限當中,也就是不會容易為標桿而標桿,為目標而目標了。
武俠小說里的主人翁都是美好的化身,他們一般都是武功高強、聰明絕頂、英俊瀟灑的俠義之士,經過千辛萬苦終能揚名天下。實際生活中不可能存在這樣完美的人物,但他的出現卻讓千千萬萬的讀者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為他是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奮斗目標。
標桿管理也是一樣,如果太容易或太具體的標桿,那只能是短期的奮斗目標,具有真正標桿管理作用的目標,應該是能夠激發企業潛能的綜合體。
因此,我們說,標桿管理可以讓卓越企業更加卓越,讓優秀企業更加優秀!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