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師說過,企業的效益中,80%是由20%的人才所創造的。作為HR,如何對這20%人才進行甄選識別呢?交廣國際管理咨詢專家團隊總結了以下幾點。
掌握20%人才的特點
1.他們身上具備企業戰略發展所急需的關鍵能力。這種關鍵能力可以引導、激發其他能力的生成,很有生產性價值。一句話,對公司發展、運營、流程運作有著關鍵作用。
2.他們都是“四高牌”組織績效“發動機”。所謂“四高”就是高績效高價值高潛力高素養,正是他們的“四高”為組織績效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一句話,對企業目標和效益影響力大。
3.他們是難以從外部人才市場中的鳳毛麟角,很稀缺,不能替代有難以復制,培養周期長,屬于孔明、曾國藩、姜子牙之流。一句話,崗位替代成本很高,替代了就辦不成事。
4.他們是公司/產品或技術創新的“領頭羊”,是員工成長發展的標桿。
知曉20%人才的界定方法
1.根據企業戰略周期圈出20%人才。因為企業戰略是有周期性的,這就導致對公司核心競爭力有不同需求和需求的強度不同,那么對20%人才的能力、種類、結構及數量等需求就不同。這可以從產品、業務模式、競爭需求等差異中尋找到。譬如,以前的企業是負重越野,現在需要輕裝上陣,那么,負重越野型人才就不能在20%人才之列;除非負重越野型人才能立即轉換能力,實現輕裝上陣了,才能納入20%人才。所以說,能夠驅動或者直接給公司帶來特別效益/價值的技術、能力或經驗,幫助公司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能力的人才,就是20%人才。
2.根據稀缺性和價值貢獻度圈出20%人才。畫一個矩陣,橫坐標是價值貢獻度(成本收益比很高的人才),縱坐標是稀缺性(市場上/企業中很少擁有或很難培養的人才),得出四類:價值低不稀缺的人才,價值高不稀缺的人才,價值低卻稀缺的人才,價值高也稀缺的人才。那么,四類中的價值高也稀缺的人才就是20%人才。
3.根據“9-box”圈出20%人才。這是很多公司的普遍做法,把人才分為9類,這和古代的“九品中正制”差不多。高績效高潛力(高價值觀)的人才就是20%人才。當然,實際操作中,也有人只是僅僅按照業績高低來確定的。怎么做的呢?就是把一個人從進入公司到現在,拿出他的歷史業績和當前業績進行比較,認為對公司業績起到了決定性影響的人才就是20%人才。這個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有點局限,因為僅僅看人才的業績,而不看潛力或者價值觀。若說這種方法不局限也是可以的,因為用人所長,一個人能把業績發揮到極致,就是在充分發揮人才的優勢。
4.根據職位層級/管理層級來圈出20%人才。其理論依據是:層級越高的人,本事越大,對公司的作用越重要越關鍵。所以,使用這種方法的HR認為,既能肩負更大責任,又能發揮重要作用,就是20%人才。
20%人才甄選是公司積累人才資本,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的起點。如果在起點上出錯或者做得不好,就不可能成功塑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