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遍及全球的新產品之戰愈烈的時候,你的新產品如何突出重圍,優勢勝出?當國內企業在“價格戰”中拼殺得頭破血流的時候,你的企業品牌知名度與銷售利潤如何節節攀升,屢戰屢勝?20年前,管理大師德魯克說過“不創新,即死亡”!但事實上,大多數新產品均以失敗而告終,甚至成為企業衰敗的主要原因。“新產品上市營銷是嚴謹的技術,也是實踐的藝術”!
既然是新產品,可能其他產品部的同事之外的可能會有不了解的,即使大部分人都了解,作為新品上市推廣方案應該先介紹新產品本身。首先,告訴大家產品的設計理念,名字的寓意,創意的來源這些信息,這些對于后期文案人員創作,媒體廣告策劃都是寶貴的資料;
其次,產品的市場定位,面對的人群以及人群的特征,對后面的推廣策劃指明方向;然后,將目前的產品銷售狀況、鋪貨狀況、庫存狀況、生產能力、推廣后銷售量預估做簡要分析,并備注解決方案;最后,明確目前產品的型號、性能,在市場中的優勢、劣勢,競爭產品對比等等。
新品成功上市的第一步是發現市場機會,所以新產品上市推廣前,我們應該要先去分析市場機會,了解市場整體趨勢、了解目標市場上的競品有那些弱點可以利用,消費者還有那些需求沒有滿足、有沒有還處于空白階段的細分市場區格,結合自己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可行性分析。最終通過理性的分析找到市場空檔,把自己的產品根植于這塊“肥沃的土地”上。
市場活動部分,主要是上市推廣的促銷方案,可以跟其他產品組合套餐,也可以是單品,也可以是區域性的促銷推廣,總之明確的活動政策和理由。具體的方案可能涉及到成本核算、產品調度、銷售政策等問題,這里只談應該寫在新品推廣方案的里的內容方向,具體細節因行業和企業的營銷背景而異。
真正的新品上市方案,是以媒體推廣為源頭的,先做市場炒作。像非常經典的產品推廣案例——王老吉上市推廣,開始人們并不知道王老吉是什么東西,而且市場也沒有,但是被媒體炒熱,大家都知道了這個名字,但是不知道如何去買,為市場爆發蓄下了能量。媒體推廣方案,應該明確推那種類型的媒體,計劃選擇投放哪些媒體,推廣的廣告形式和排期,推廣的文案和設計,完成的效果預期等等。
售后跟蹤這個內容,一般的新品上市推廣方案里寫得不多,但是和眾營銷策劃機構表示這個是重要的一點。企業在不斷的推出新產品,不斷的搞促銷活動,做完了都會有一個總結來指導未來,售后跟蹤這個做個重點工作來抓,而且明確跟蹤的內容,定期報告集團市場部,有利于企業快速反應,實施正確的營銷策略。
一個成功的企業意味著它必然有一系列成功的產品:“飄柔”、“佳潔士”與寶潔,“紅燒牛肉面”與康師傅,“幻影戰斗機”與波導,“奧迪”“凱迪拉克”與大眾等等都是成功產品與成功企業的完美組合;另一方面由于新品上市失敗而整個企業陷入困境的案例也屢見不鮮。問題是:如何才能嚴謹科學高效的開發新產品,并使其成功上市?
一般來說,企業受過系統和專業策劃培訓的人員很少,導致策劃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不能適應日益發展的企業經營創新的需要。策劃專業知識過硬,熟知中國國情,有策劃實戰經驗的專業策劃人員已成為市場緊缺人才。著名營銷專家譚小芳老師的新產品上市從以下十四方面進行:
一、新產品上市主要問題分析
二、新產品的角色
三、新產品的競爭者分析
四、新產品成功要素之品牌戰略定位
五、新產品成功要素之營銷推廣
六、新產品推廣方式
七、推廣工具的利用
八、新產品推廣策略
九、產品與品牌推廣的運用
十、推廣與銷售的配合
十一、如何制定推廣方案?
十二、新產品成功要素之上市計劃
十三、新產品成功要素之上市執行
十四、新產品成功要素之產品經理
新產品上市怎樣為品牌做加法?新產品上市怎樣為品牌做加法?新產品上市往往肩負著企業的多重任務或使命,比如說實現銷量提升、搶占細分市場、實現產品升級或產品替代、打擊競爭對手、創造新的主銷產品、實現品牌活化或形象提升等等。
不過對一般企業來說,它們的領導人往往更看重新產品銷量目標的實現,對其它指標通常不甚關心,除非有特別的情況出現,比如競爭對手的攻擊和阻礙、老的主銷產品突然陷入衰退等,使企業的新產品上市不得不肩負起包括如何應對競爭和打造新的主推產品等方面的任務。
然而即使如此,大多數企業在新產品上市前還是非常缺乏對新產品上市的整體規劃,特別是針對新產品上市與企業品牌的關系問題很少關注,也不知道怎樣才能處理好這個關系。一是讓消費者知其名,這就需要發布大量的廣告,讓消費者知道并記住品牌;二是讓消費者見其行,這就需要開展大量的促銷公關活動,讓消費者親身體驗到企業的行動;
三是讓消費者認其心,這就要對產品質量嚴格把關,并不斷的創造出高品質的新產品,讓消費者在應用產品中體味企業的真誠;四是讓消費者交其友,這就需要通過優質的售后服務,大量的溝通,讓消費者把企業當作可以天長地久的朋友。同時要做好新產品的品牌管理。譚小芳老師總結品牌管理的四個重點要素如下:
1、建立卓越的信譽
因為信譽是品牌的基礎。沒有信譽的品牌幾乎沒有辦法去競爭。WTO后很多“洋”品牌同中國本土品牌競爭的熱點就是信譽。由于“洋”品牌多年來在全球形成的規范的管理和經營體系使得消費者對其品牌的信譽度的肯定遠超過本土的品牌。
本土的企業在同跨國品牌競爭的起點是開始樹立信譽,不是依靠炒作,而要依靠提升管理的水平,質量控制的能力,提高客戶滿意度的機制和提升團隊的素質來建立信譽。中國企業必須馬上開始研究客戶需求的變化并不斷創新出可以滿足他們不同需求的有個性化功能的產品或服務。未來的品牌競爭將是靠速度決定勝負的。只有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市場變化和客戶消費習慣變化的品牌才可能以最快的速度調整戰略來適應變化的環境并最終占領市場。
2、爭取廣泛的支持
因為沒有企業價值鏈上所有層面的全力支持,品牌是不容易維持的。除了客戶的支持外,來自政府、媒體、專家、權威人士及經銷商等的支持也是同樣重要。有時候,爭取消費者中的意見領袖十分重要,我們還需要名人的支持,并利用他們的效應增加我們品牌的信譽。
3、建立親密的關系
譚小芳老師認為,由于客戶需求的動態變化和取得信息的機會不斷增加,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務已成為唯一的途徑,只有那些同客戶建立了緊密的長期關系的品牌才會是最后的勝利者。所以國內外的品牌現在都不遺余力地想辦法同客戶建立直接的聯系并保持客戶的忠誠度。
4、增加親身體驗的機會
客戶購買的習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光靠廣告上的信息就決定購買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了。消費者需要在購買前首先嘗試或體驗后再決定自己是否購買。所以品牌的維持和推廣的挑戰就變成了如何讓客戶在最方便的環境下,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精力就可以充分了解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和功能。這種讓客戶滿意的體驗可以增加客戶對品牌的信任并產生購買的欲望。對于任何品牌而言,衡量品牌四要素的指數均可量身裁定,成為專項指數。這些指數可成為品牌評估的基準線,提供“跟蹤”衡量品牌形象變化的依據。品牌管理指數包括信譽指數、關系指數、支持指數和親身體驗指數。
品牌如果是一個人,他必須有自己的信念(CI中的理念),有自己做事方法(CI中的行為部分),有自己的外表(CI中的視覺部分);他必須讓人們逐步認識自己(溝通中的廣告、促銷、公關、人員推廣),讓人們認可自己(認可必須通過合作、共事,也就是人們使用他的產品),和人們成為朋友,為朋友著想(售后服務);
他必須是一個誠實的人,值得長久交往值得信賴(誠信經營),是獨特的人(核心競爭力),是一個高尚的人(對員工、對顧客、對國家擔負一定的責任),是一個靠得住的人(長久存在)。
本文來自博銳管理在線:http://www.boraid.cn/article/html/215/215777.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