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整合的必殺技!
日期:2015-07-17 14:05 閱讀次數:
前言:
資源整合,是企業戰略調整的手段,也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日常工作。整合就是要優化資源配置,就是要有進有退、有取有舍,就是要獲得整體的最優。簡介資源整合是指企業對不同來源、不同層次、不同結構、不同內容的資源進行識別與選擇、汲取與配置、激活和有機融合,使其具有較強的柔性、條理性、系統性和價值性,并創造出新的資源的一個復雜的動態過程。在介紹資源整合內涵的基礎上,提出了企業資源整合過程模型,分析了企業資源整合能力,旨在為企業提供如何提升資源整合能力,進而增強企業競爭優勢提供建設性建議。
資源整合是系統論的思維方式。就是要通過組織和協調,把企業內部彼此相關但卻彼此分離的職能,把企業外部既參與共同的使命又擁有獨立經濟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一個為客戶服務的系統,取得1+1大于2的效果。
所謂資源整合,就是將一些看起來彼此不相關的事物加以組合,創造出一種新生事物,使各種資源自身的價值得到增值的過程。從現代領導科學的研究來看,資源整合能力的高與低,往往是衡量一位領導者領導水平高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善于整合資源的領導者,就像故事中的這位商人一樣,本身并不擁有太多資源,但卻具有獨到的眼光,能夠看出這些資源背后潛藏的價值,能夠從這種價值增值中獲取自己的收益。
樂學網首席專家譚小芳老師表示:“一日千里”已不足以形容當代科技的增長,也正因為此,很多事情不再是單個企業所能做到的。企業將通過各種不同的手段結合成一種生態系統,相互依存進而發展壯大。身處其中的企業如何凸顯自己的個性,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整合。誰具有更好的資源整合的能力誰就擁有無可爭辯的競爭力。
能力學派認為在組織內部整合各種資源最終形成公司的能力體系,通過組織間的學習完善組織的能力就是另一種重要的價值活動。能力構建與學習所創造的租金收入具有熊彼特租(Schumpeterianrents)的性質。基于能力觀的學者往往注重企業動態能力在企業內部過程可能發揮的有效作用,但忽視了這些能力賴以存在的基礎以及必須怎樣與市場環境匹配才能真正發揮它們的有效作用。
資源并不能自動產生競爭優勢,要想讓資源能夠產生競爭優勢,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對不同類型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資源整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對于一個企業或組織來說,必須要時刻學會將與企業戰略密切相關的資源融合到企業的核心資源體系中來,這項任務伴隨著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在企業的整個資源體系中,資源整合始終處于一個非常關鍵的位置,它是創造新資源、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效能的前提。
因此,企業資源整合能力,即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所具有的選擇、汲取、配置、激活和融合企業不同種類型資源的能力,將決定著企業資源的效能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發揮,亦將影響著企業競爭優勢。根據以上論述可知,企業資源整合可概括為兩個層次:宏觀戰略層次和微觀戰術層次。以下分別從宏觀戰略層次和微觀戰術層次來探討企業資源整合能力。
戰略預見能力通常表現為對環境變化及趨勢,組織存在的問題、潛力、優勢和劣勢及其轉化的洞察力、應變力和預見力。較強的戰略預見能力,可準確地預測顧客需求變化及所在行業競爭或合作的焦點所在,也可有針對地配置何種資源,配置多少資源,從而能夠充分發揮企業資源的使用效能。
其中,洞察力是一種從不同類型的信息中獲得知識的能力,也就是明確如何從信息中獲得知識的能力,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能力,具有較強洞察能力的人,在沒有手段直接觀察到事物內部時,可以根據事物的表面現象,準確或者比較準確地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及其內部結構或性質;
應變力,是一種為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內外環境,審時度勢地對原先的決策做出機智果斷的調整的能力,要求不例行公事,不因循守舊,不墨守成規,能夠從表面“平靜”中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預見力是通過分析判斷并借助于想象來推測未來的一種能力,它需要我們不斷學習,豐富我們的知識,拓展我們的視野,提高我們分析、把握問題的能力及創造能力。
置換及配置能力是企業在構建競爭優勢過程中所具有的汲取、凝聚、配置資源的能力,既涉及企業的內部關聯狀況,又涉及企業的外部環境條件。它主要表現在有效置換及配置的資源數量、質量及其結構合理性等方面。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具備所有類型的資源,或者說不可能充分地具備所有類型的資源,這就要求企業具有汲取企業外部稀缺資源的能力。任何資源不可能自動產生競爭優勢,需要企業采取相應措施與政策激活諸如人才等資源,從而發揮資源的使用效率和效能。
任何一種企業資源結構的合理與否都與特定的時期、特定的環境緊密相連,因此,企業的資源整合是長期性的,只有隨著外部條件的變更及時地對企業的內外部資源結構進行調整,才能使企業長久地保持競爭優勢,更好地實施競爭戰略。因此,企業必須圍繞核心業務和核心競爭能力來提升資源置換及配置能力;另一方面,置換及配置能力的提升又將促進核心業務的增長和核心競爭能力的提高。因此,企業必須著力提高資源置換及配置能力。
激活及融合能力是企業如何充分發揮資源的效益和效能的一種能力。市場競爭優勢常常屬于那些善于整合資源的企業。一個成功的戰略必須有好的戰略實施相配合,才能使企業走向成功的彼岸。在現實中,企業的資源與企業的地位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完全對稱的。也即資源有限或匱乏不一定是獲得全球領先地位的障礙,資源充裕也不一定能保障持續享有領先地位。
企業成長往往表現經營資源的蓄積、擴張過程,而且是其結構調整和特性革新的過程。在產業分析框架下的企業成長過程中,企業的經營能力可表示企業利用所擁有經營資源來獲取規模經濟(表現為企業一定時點的、經濟的、數量的擴張)、成長經濟(表現為企業經營資源持續不斷地擴大)和利用各種資源間相互協同的多樣化經濟(表現為企業經營領域的拓展和擴大)的能力。
企業資源整合與機會優勢、成長能力的戰略匹配。企業內部的匹配性和與外部環境的適應性實際上就是一種匹配過程,其實質就是企業自組織系統不斷與組織內外部發生交流、反饋、互補的動態適應與平衡的過程。
在領導工作實踐中,領導者要提高自身的資源整合能力,必須從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觀念上,必須樹立任何資源都是可用的現代管理理念。整合資源,首先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意識和觀念。在一位優秀領導者的思想意識中,任何事物都是有價值的,尤其是人才資源。很多事物、很多人才之所以還沒有表現出它的價值,沒有充分發揮出作用,主要原因,不是它沒有價值,而是放錯了地方,或者沒有給其發揮作用的空間和舞臺。只有打破思維上的定勢,才能進一步開闊眼界,培養自身進行資源整合的能力。
二是在眼界上,要具有開闊的視野和獨到的眼光。善于整合資源的領導者往往獨具慧眼,能夠從一件事物、一個人身上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價值,并且具有開闊的眼界和豐富的想象力,能夠把似乎毫不相關的事物聯系起來,為實現同一個目標、完成同一項任務做出貢獻。就像在前面的故事中,這位商人最可貴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夠將農村青年的優秀品質、洛克菲勒的女婿、世界銀行的副總裁這三個似乎相隔十萬八千里的事物聯系起來,能夠看到他們各自獨特的價值所在,從而提出資源整合的思路與方案。
三是在領導行為上,要注意克服“比試心理”的影響。對于領導者而言,整合組織內外部的人才資源,往往是其最重要的一項資源整合能力。但很多領導在這方面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往往是其內心深處的“比試心理”在作怪。不少領導,尤其是干業務出身、業務能力較強的領導,很容易產生一種“比試心理”,即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業務專長和業務水平和他人做比較,這往往會帶來負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