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相信,員工的潛能絕對超乎你的想像,只要你肯挖掘,你就會得到一筆驚人的財富。”在很長時間里,也有不少經理人非常關注發掘員工的潛能,但卻普遍不得法。和顯在優勢不同,潛在優勢不是僅僅通過觀察就能發現的,經理人需要提供更多機會讓員工去嘗試,并允許他在嘗試中犯錯誤。這既包括對本職工作的創新做法,也包括本職工作之外的新的挑戰機會。
當然,挖掘員工潛能不是個簡單的單一環節,經理人還需要去激勵員工愿意做新的嘗試,以及,在發現其潛能苗頭之后去投入精力乃至財力幫助其開發,放大潛在優勢。如果沒有這個決心和準備,就不要抱怨員工沒潛能。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認為,其實“用人所長”已是個熟悉到麻木的詞語,但奇怪的是,仍常常有經理人認為自己的員工一無是處,或者,不斷地提醒員工改正永遠也改正不完的缺點。
但事實上,如果從利用優勢的角度來觀察,沒有人會反對這個結論:每個人總是有長處的,即使是那些看起來能力最差的人。不過,當經理人的視野被員工的那些弱點充斥時,他將沒有眼光再去關注員工的長處;而當他想不遺余力地消除員工的那些缺點時,他就更沒精力再去思考如何發揮員工的長處。
人力資源管理中有一句名言,沒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高明的主管,會首先承認員工的不平庸,進而從每個普通的員工身上,發現有價值的東西,并加以引導和開發。下面介紹幾種激勵員工的幾種主要方式:
一、目標激勵
20世紀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各種需要歸結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層次,其中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的需要的最高層次。目標激勵就是通過制訂科學的發展目標,激勵員工為之奮斗,最終達成目標,滿足自我實現需要的一種激勵方式。
確立了發展目標,就明確了工作方向,促使廣大員工在實現發展目標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實現自身價值。在進行目標激勵時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要注意根據崗位職責和工作任務,制訂一個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量化目標,防止目標不切實際、遙不可及。二是要注意將員工在實現目標過程中的績效情況進行動態的反饋,并做出公正的評價,進一步堅定員工的信心,激勵員工的熱情,同時糾正工作的偏差。
二、文化激勵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一個企業沒有文化就象一個人沒有了靈魂一樣可怕。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一雙潛在的手,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不斷激勵著員工為企業發展竭盡全力、不懈奮斗。要深入挖掘長期以來形成的企業精神和經營理念,以“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的行業共同價值觀為核心,積極構建符合企業實際,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優秀企業文化。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進一步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自豪感,用企業文化規范員工日常行為,靠企業文化激發員工工作激情,逐漸把企業文化變成員工的自覺行動,不斷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物質激勵
物質激勵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激勵方式,而收入分配機制是否科學合理則是決定物質激勵成效的關鍵。要通過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嚴格考核流程管理,實施公正的績效考核,并把考核結果直接與員工工工資收入掛鉤,逐步實現全員同工同酬,真正體現按勞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則,用利益杠桿激勵員工加倍努力,取得更好的業績。
同時,要積極開展評優樹先活動,評選出責任心強、工作扎實、業績突出的先進典型人物,享受更加優厚的經濟待遇,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帶動和激勵作用,為廣大干部職工樹立身邊學習的榜樣,進一步增強趕超先進、爭創一流的豪情,在企業內部營造比學趕超、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四、行為激勵
行動是無聲的命令,領導的行為對廣大員工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一位杰出的領導者,不僅能夠正確地運用手中的權力,樹立領導權威,還會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激勵廣大員工扎實工作。要求員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禁止員工去做的,自己首先不做,這就要求企業領導者不僅要具備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和事業心,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為促進企業發展殫精竭慮、不遺余力,還要積極學習企業管理和業務知識,切實提高自身素質,不斷提高執行能力,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感化和帶動每一名員工立足本職、兢兢業業、開拓創新,高效工作。
五、感情激勵
感情激勵就是通過強化感情交流溝通,協調領導與員工的關系,讓員工獲得感情上的滿足,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的一種激勵方式。為強化感情激勵,企業領導必須深入一線、深入員工,交流思想,溝通感情,增進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一是要尊重員工。尊重的需要也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要真正把員工看作是企業的主人,切實把尊重員工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尊重員工的選擇、尊重員工的創造,尊重員工的勞動,切實維護好員工的自尊。二是要信任員工。
領導對員工的信任,能夠讓員工真切地感受到自身價值的存在,獲得努力工作的動力之源。要從內心信任員工,相信他們會把工作做好;要學會適度放權,放手讓員工去做。三是要關心支持員工。要時刻關注員工的工作和生活,積極為他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大力支持、鼓勵和幫助員工做好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