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培訓發展已經越來越被認可和重視,成為人力資源發展“選育用留”中關鍵的“育”的角色。作為知識傳播與迭代的重要載體——培訓師,更是承擔著隱性知識顯性化,顯性知識系統化,構建內部課程體系的重要使命。然而企業內部培訓要的是實實在在解決實際問題,并且能夠將經驗不斷的傳承和復制,因此設計一門精品課程才是優秀培訓師的決定性因素。
企業內部培訓師雖然來自于不同的專業和崗位,當中不乏銷售高手、管理達人、技術精英、生產能手等,但是都有一個共性特征:專精于某一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知識技能。但當他們嘗試走上講臺,把自身知識轉變為課程傳播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以下一些困惑:
技術部王總工已有二十多年從業經驗,他加工的產品廢品率年年都是最低的,公司很期待將他的寶貴經驗傳承下來。平時他也會給車間的員工開展操作技能培訓,每每講到如何把握焊接度時,他都說這東西就得憑手感,他自己做得很好,可員工還是一頭霧水,如何將抽象內容可視化,王總工遇到了困難
某公司新任培訓經理李經理遇到了頭疼的事情:新員工培訓有大量的制度要講解,如果按照文件念,員工會覺得很枯燥,和發給大家直接看沒什么區別。如何能夠將枯燥的內容設計得更生動一些,更能引起學員的關注和興趣呢?李經理正為此煩惱……
高管陳總應人力資源部邀請開講一門管理課程,但過程中陳總思維極度跳躍,課程邏輯明顯混亂,內容銜接不上,而且缺乏能落地的技能及案例,導致陳總在臺上講得口沫橫飛,臺下學員聽得昏昏欲睡……陳總也很納悶,自己明明已經講得很有激情,為什么大家還是不買單呢?
針對以上課程開發與設計的難題,
交廣國際管理咨詢專家團李聲華老師講授公開課《七步成課——課程開發實戰訓練》。講師采用實戰演練的形式,從“內容”和“設計”兩個角度切入,分七個步驟全面講解學習設計各個流程關鍵,同時輔以大量的實際案例及工具表單,落地性強,易于迭代。學員現場可即時產出課程框架,即學即用。課后,學員表示老師講課通俗易懂,且講課節奏把握的很好,舉例也貼近實際,對工作有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