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鋁網譚小芳老師專刊:有陽光般的影響力,才會成就卓越!
日期:2015-09-11 17:36 閱讀次數:
人生如棋,要有拒絕名利誘惑的心力,才能去面對名利,否則便會誤入歧路。具有陽光心態的領導者,在山下不灰心,在山巔不失態,在泥淖中不抱怨,在亂花中不迷路,能淡定從容地對待成敗得失。以51%的精力追求事業,49%的精力營造心靈的后花園,人生才會更加優雅從容。
失敗時品味陽光,你會得到信念;成功時品味陽光,你會得到激勵;迷茫時品味陽光,你會得到啟示;奮斗時品味陽光,你會得到力量……著名領導力訓練專家譚小芳老師 為企業領導,真正體會過陽光的真諦之后,你會發現它不僅是陽光,還是笑容背后的拼搏,成功背后的酸辛。
著名領導力訓練專家譚小芳老師 表示,隨著中國企業在國內外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中國企業需要更多的陽光型領導者,不單有知識和才能,更重要的是有正直、奉獻和服務社會的精神;不單是成敗論英雄,更重要的是做人處事有原則和道德底線;不單是自己能樹立榜樣,更重要的是能影響各層級員工光明正大地做事,對客戶、供應商、環境、社會產生正面影響力,溫暖這個世界。
真正的問題是——面對中國獨特的經營環境、眾多行業的潛規則、競爭對手的惡性競爭,陽光型領導力是否可行,陽光型企業是否有競爭力?筆者最近兩年針對超過10家企業做了調研,發現很多行業中的領先企業(如蘇寧、復星、東軟、玫琳凱、萬科、宏、阿里巴巴、古井集團、遠大空調、星巴克)都是有清晰的經營理念和做事準則,不單在行業中能脫穎而出,并能規避不必要的風險,確保企業的持續成長和成功。雖然這些企業也不是完美的,在龐大組織中要貫徹領導者的理念和價值觀有時候也會打折扣,但它們至少有清晰的指導原則和理念,并不斷努力打造一個陽光型企業,令人欽佩。譚小芳老師總結了以下5點來提升陽光領導力——
1、陽光領導力,強調協作共贏
陽光型領導者強調共贏,打造健康的生態環境,滿足和平衡不同利益體的需求,而不是為了自己股東或領導者利益最大化,欺壓員工、供應商或經銷伙伴。在我看來,領導者是否卓越,有一點的差異比較關鍵:那就是——是否能夠建立成功的合作關系。虛弱的領導從不相信自己成功,除非他們看到別人的失敗。出色的領導制訂并執行漲潮策略:一家公司的成功意味著大家的成功。這些現象在公司和廠商之間的關系上表現得特別明顯。
如今,企業面臨的各種挑戰非常復雜,以至于個人或單個組織已經很難解決。要想得到一個長期有效的解決方案,不僅需要組織內部的協調,還需要組織與顧客、供應商、甚至競爭對手之間的協作。領導者必須通過消除內部斗爭和狹隘主義,營造出一種相互協作的精神,只有實現內部的通力合作,才能形成外部的競爭優勢。
馬云說過:腦子里整天想錢的人成不了企業家。道理簡單,又很深刻!心胸決定格局,眼界決定境界。尤其對于商家而言,更是如此,如果過于計較小利,而吝嗇對市場的付出,必然會因失去廠家的信任及市場表現的乏力而步履維艱、難有作為。某種程度上,掌舵人的胸襟和格局怎樣,決定了市場能否做大,企業能否做強。新的時代背景下,譚小芳老師呼喚領導者建立“共贏”理念,踐行實際;同時以企業家特有的境界和格局,共謀合作,共同發展,締造行業一個又一個神奇!
2、陽光領導力,沒有浮躁心態
當今社會的一大流行病,就是人心浮躁。何謂浮躁?浮者,無根也;躁者,不靜也。你看這浮躁無處不在:事業上浮躁,一夜成名被狂熱追捧;生意上浮躁,投機取巧;學習上浮躁,不求甚解,崇尚快餐文化;性情上就更浮躁,易喜、易悲、易煩、易怒。“浮躁”這個字眼,現在越發流行。浮躁的心態不是好的征兆,它只能帶給你縹緲的人生;好高騖遠的表現不是好的作為,它只能讓你擁有隨波逐流的生活。唯有忠實勤奮的付出,才能帶給你實實在在的回報,作為陽光型領導,更不可以浮躁。
中國正處在一個經濟發展的社會轉型期,人們產生浮躁心理是難免的。但是,目前國人普遍存在著浮躁心態,這不得不引起重視,讓人不由得想查一查到底引起浮躁的原因是什么?二十年前,著名作家賈平凹通過他的小說《浮躁》指出現代人浮躁的原因,是主體意識的高昂和自身素質的低下。由于這二者之間的矛盾,人們的思想、行為便表現出極度的浮躁來。
二十年后的今天,“浮躁”是社會快速變化的一種反映。換句話說,這正是由于我們國家正在快速轉型所帶來的主觀反映。如今,中國經濟正在高速發展,物質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心態和處世態度本應該繼承古人所倡導的沉穩,然而,不少人似乎少了耐心,多了急躁;少了冷靜,多了盲目;少了腳踏實地,多了急于求成。
比爾·蓋茨每年會“閉關”兩次,凝神思考科技業的未來。領導者們應該學學蓋茨,埋頭做事的同時,不忘抬頭看看前方。“閉關”是武俠小說里寂寞高手所做的事情,科技帝國里的武林高手蓋茨每年都會做兩次這樣的事情:遠離塵囂七天,在一片濃密的雪松林旁的臨水別墅中,凝神思考科技業的未來,然后把所思所想傳遍整個微軟帝國。
別以為蓋茨的“閉關”只是故弄玄虛,1995年的那周里,蓋茨寫出了有名的《互聯網浪潮》,為微軟確立了新的戰略方向,之后的TabletPC、開創網絡游戲業務等構想都是在“閉關”期間形成的。我認為中國的領導者應當向蓋茨學習“閉關”,但是具體學什么呢?首先,就是浮躁的心態管理。
3、陽光領導力,具備陽光心態
陽光是世界上最光明、最美好的東西,它能驅趕黑暗和潮濕,溫暖我們的身心,而心態對我們的思維、言行都有導向和支配作用。人與人之間細微的心態差異,就會產生成功和失敗的巨大差異!陽光的人視失敗為墊腳石,消極的人視失敗為絆腳石。陽光的人在憂患中能看到機會,消極的人在機會中看到憂患。陽光的人用心態決定成敗,消極的人用成敗決定心態。陽光的人用心態駕馭命運,消極的人被命運駕馭心態。狄更斯曾說:“一個人的陽光心態,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
一個人的心態往往決定其干事與處事的狀態,領導干部尤其如此。實踐反復證明,作為手中握有各種各樣權力的領導干部,心態不好必出問題。一些領導干部腐化墮落,往往始自心態變壞。因此,領導干部要時刻保持陽光心態。陽光心態是一種積極、知足、感恩、達觀的心智模式。保持陽光心態,是信念的基點、力量的源泉、開啟人生之路的探照燈、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有領導力“教母”之美譽的譚小芳老師認為:領導干部要保有陽光心態,保持“五心”是關鍵。保持平常心。保持謹慎心。保持寬容心。保持謙恭心。保持感恩心。
4、陽光領導力,必須做到誠信
對于領導者來說,誠信有兩重意思。第一重是正直,但中國傳統的源遠流長的厚黑學——其本質就是做痞子加奴才。一般來講,體制內的人在公開情況下只做兩種表情:一種是親切關懷狀,一種是偉大光明狀,除了這兩種表情,面部肌肉最好是癱瘓。因此,所謂的“撲克牌臉”在體制內生存的能力是最強的;第二重是胸懷,但中國的大環境卻要求人們講究城府、胸有丘壑,城府和胸懷常常是矛盾的。所謂口蜜腹劍、含沙射影、陽奉陰違,都是城府而不是胸懷。我們大多數人心里想的是A,說的是B,做的是C,這樣生存能力反倒更強。你要是心里想什么就做什么的“直人”,在我們的社會中很可能活得——窮酸、潦倒。
在這里,筆者與您分享一個《論語》里面的經典故事: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一個國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穩,需要哪幾個條件了。孔子回答,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子貢說:老師,三條太多了,如果不得已必須去掉一條,你去掉什么?孔子說:去兵。子貢說:老師,如果還要去掉一個,你去掉哪一條?孔子說:去食。因為“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這是孔子對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的經典論述,社會、家庭無不如此,應用到企業之上,更有異曲同工之妙。
2000多年前,孟子就說過“得民心者得天下”。領導者失信會帶來與下屬之間不良的互動,這種互動不僅能動搖領導者的地位,甚至能毀滅一個組織。此次金融危機中,更看出了誠信的價值與珍貴,信用好的企業較容易獲得銀行等機構的貸款與融資,以信譽作為擔保的品牌產品銷路不降反升,而沒有品牌信譽的商品則被淘汰。
作為領導干部,不僅在對外經營上要做到誠信,在內部管理方面,也應該是誠信的典范。信能立身,信能樹威,領導干部人格中的“信”,主要是守信譽、講信用、說真話、辦實事,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對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要負責,“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絕不能只講不負責任、口惠而不實的空洞話語。“輕諾必寡信”。一個言行不一的領導,不可能得到群眾的信任,也不可能在群眾中贏得威望。
5、陽光領導力必須抵制企業腐敗
陽光型企業明確設立高壓線,主管員工不管職等高低,一碰即死,防止公司的腐敗和以權謀私,建立公平透明的企業文化。盡管國家對企業進成本的業務招待費有明確的標準,但一些企業的業務招待費經常超支。還有些轉移為其他開支,以至無據可查。有些國企領導飯桌上一擲千金毫不心疼。一些國有企業經營者熱衷于釣魚、打保齡球、涉足色情場所,甚至嫖娼,全部活動按公務活動做財務處理;有的國有企業經營者,手中有決策、計劃、審批、采購、工程發包、合同簽訂、財務開支等權力,在經營管理活動中,吃回扣,收中介費、拿提成、收紅包、搞權錢交易等等;有的國有企業經營者運用自己手中的權力,索賄受賄,甚至想方設法把國有資產轉化成自己的資產,通過開辦個人公司,搞“空手套白狼”的把戲,把自己的不明財產合法化。
民營企業之所以廉政建設狀況差,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看似有人管,其實是沒人管。在國有單位則正好相反,看似沒人管,其實無形的達摩克斯利劍始終高懸著,處處高懸著,這把劍將伴人一生,一旦挪用公款、貪污、受賄或其他犯罪等,將會形成一個人終生的心理陰影,早晚揭出,對一個人的影響將是全面的,不僅有退賠、罰沒等經濟處罰,而且還會有黨紀、政紀處分,影響到提升、政治仕途等,還要在檔案里寫上一筆,更重者還要受到刑事處罰、判刑等,甚至影響到家人的生活、工作和前途等。
所以說,在國有體制里,員工的腐敗錯誤對員工個人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深刻的、持久的、終身性的,甚至是輻射性的。而在民營企業,顯然就不一樣,出了問題,往往退賠了事,或部分退賠,老板以盡可能的挽回經濟損失為最高目標。至于其他影響則幾乎沒有或很微小。在風氣不太正的民營企業里,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員工和老板由于是真正的勞資關系,雙方的矛盾有時幾乎是敵對的和不可調和的,有這種腐敗行為的人,不但不會被廣大員工所痛恨,反而會被有的員工所推崇,認為是勇敢的表現,“早該治治老板,誰讓你有錢,誰讓你扣門兒對我們苛刻呢?老板活該,應該被治一把,我有機會,我也會這樣做。”
腐敗行為出現時,若老板沒有及時處理或處理不力、處理不當(或過輕過重),都會助長這種行為的再發生,以致形成腐敗風氣,甚至以腐敗為榮,大家相互交流腐敗的經驗,取長補短,互相促進。所以腐敗行為在民營企業里是有其思想根源和環境基礎,正是基于此,加強廉政建設和思想教育在民營企業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萬科內部倡導“不行賄、不受賄、避親舉賢”的管理理念,公司內部設立多種舉報渠道和宣傳教育體系落實這些理念。阿里巴巴強調人才的德才兼備,每季考核包括業績和價值觀兩部分,有業績但做事方法違背公司價值觀的主管或員工稱為“野狗”。公司如何對待野狗?答案是“亂棍打死”,必須嚴格處理,不然公司到處都是野狗。
總之,關于打造陽光領導力方面,絕不僅僅是上面的一些內容,陽光領導力的內涵亟待業界專家去挖掘,開發,發揚光大,有陽光領導者,就有陽光團隊。一個團隊,有陽光般的生機活力,才會不斷成長。一個領導者,有陽光般的影響力,才會成就卓越!
上一篇:并購風險為何如此之大?
下一篇: 高效采購之路--專刊
專業專注
十四年只做一件事
12條準則
嚴格篩選講師
低價透明
講師直接報價,低于市場30%
7天不滿意
全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