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定制》的熱映讓游客的目光再次聚焦有陽光、海灘、新鮮空氣的海南;在電影中頻頻亮相的部分蘇州景區也開始推出相關產品線路;前不久剛結束的《爸爸去哪兒》讓眾多拍攝地成為熱門旅游產品……影視營銷受到越來越多旅游目的地的追捧。然而記者采訪發現,影視營銷并不是“金手指”,并不是每部影視劇都能帶“火”一個目的地。
外景地影響出游選擇
還沒到寒假,北京市民薛寶奇一家就開始上網搜索和“東北雪鄉”相關的旅游產品。納入他們出游目的地考慮范圍的還有海南蜈支洲島。至于為何選擇這兩個地方作為旅游目的地,薛寶奇說,是受了《爸爸去哪兒》、《私人定制》的影響。
像薛寶奇這樣受影視作品影響的游客不在少數,據攜程旅游事業部公關經理彭亮介紹,《爸爸去哪兒》播出后,東北雪鄉的產品預訂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倍以上,“連上萬元的頭等艙產品也被搶光,十分火爆。”
彭亮分析,近年來旅游目的地之所以熱衷影視營銷,跟旅游市場的客源變化分不開。在團隊客為主的時代,只要搞定渠道商,就不愁沒人來,但在散客化逐漸明顯的今天,怎樣吸引這些分散客群成為旅游目的地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影視劇擁有龐大的受眾群體,所以很多景區景點都考慮通過植入營銷的方式打開市場。”
彭亮說,新景區希望在眾多競爭者中廣脫穎而出,老景區希望更新形象,吸引更多年輕游客,而影視營銷恰恰可以滿足這些需求。
交廣傳媒旅游營銷策劃機構總經理譚小芳說,投入成本小、營銷效果好、覆蓋群體廣是影視營銷的三大優點,有很多原本默默無聞的景區景點就是因為一兩部電視劇、電影的成功營銷突然“躥紅”,繼而成為經典的旅游目的地。一位業內人士形容,“影視營銷像一場刺激的豪賭,押對了,可能讓一個地方一夜成名。面對這么大的誘惑力,景區當然愿意花大力氣投入。”
市場反響冷熱不均
并非所有參與影視營銷的景區景點都能一夜成名,梳理近幾年影視作品的拍攝地,2012年最大的贏家是《泰囧》中的泰國,去年則是《爸爸去哪兒》和《私人定制》相關取景地。
取景地能否借力打開知名度,這與影視作品本身是否熱銷關系密切。以《爸爸去哪兒》的拍攝地——京郊靈水村為例,這一歷史文化名村曾接待過多個劇組來拍攝取景,但僅在小范圍內積攢了一些名氣,直到《爸爸去哪兒》的播出,才讓靈水村變得家喻戶曉,游客才多起來。
隨著越來越多景區景點選擇影視營銷,受眾已經漸漸習慣這種推廣方式。“如果僅僅是作為拍攝背景出現,留給觀眾的印象并不深刻。”譚小芳說,影視營銷似乎沒有很強的規律性,其實真正要成功,需要景區與劇情深度結合,撥動觀眾心底的那根弦。彭亮則認為,互聯網時代,“靠景區自身強推,不如口碑傳播效果好。”
接受記者采訪的多家旅行社相關負責人均表示,他們不會看一個地方“紅”了,就盲目開發新線路。如果要開發線路,一定要綜合考慮當地的整體配套、可進入性、性價比等情況。“《爸爸去哪兒》中的六個地方,火的程度都不一樣,像云南普者黑、湖南平江,效果就不及東北雪鄉,這就與他們的配套設施條件相關。”彭亮說。
此外,不少景區景點在急于品嘗影視營銷“甜頭”時,卻忽略了可能帶來的問題。如有的影視劇組在取景時不注意保護環境,造成資源破壞,景區得不償失。幾年前電影《無極》在香格里拉的瀘沽天池取景時,高山杜鵑花海遭到破壞,劇組撤離后,留下的“海棠金舍”鋼筋結構布景、水面浮橋對當地自然景觀造成負面影響,相關部門不得不投入人力物力拆除布景。
還有不少景區景點花銀子轟轟烈烈宣傳一場,只混了個臉熟,有知名度卻沒有相應的效益。當張藝謀將《山楂樹之戀》的拍攝地選在湖北宜昌遠安縣時,這一偏僻的小縣城曾申請專項資金服務劇組,并雄心勃勃地表示將借此開發旅游,打“山楂樹”文化牌,然而幾年過去了,去遠安的游客依然不多。
應借力做好后續營銷
譚小芳介紹,美國曾有專家對本國的12個影視劇拍攝地進行調查,研究這些地方拍攝前10年和播映后5年旅游人數的變化,結果發現,影視劇播放后,這類景區旅游人數的增長可以持續4年——景區景點在影視營銷的“沾光”只算是個開頭。
“國內這樣的例子也不少見,比如永川的茶山竹海,在《十面埋伏》熱播時曾聲名鵲起,但很快就走了下坡路。有遠見的景區應把目光放長遠,以‘沾光’為發展契機,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旅游產業鏈條,做真正的品牌。”
景區景點如何借力影視獲得長期收益?譚小芳建議,首先,在引進影視劇拍攝的過程當中,景區一定要牢固樹立“保護資源”的理念,實現資源保護和影視旅游的雙贏。第二,利用整合營銷等多種推廣手段,全方位、多層面擴充影視旅游的內涵,對景區進行多視角的宣傳。不僅要鋪展史跡、再現屏幕中的藝術形象,還要不斷營造、不斷變化既有意義又有趣味的參與性項目。
“比如營造與劇情有關的住宿環境、開發與劇情有關的旅游商品、策劃與劇情有關的娛樂項目等,保證可持續競爭力。”此外,還要加強旅游衍生品的開發,保證影視旅游地源源不斷的人氣。
彭亮說,影視營銷在國內尚屬初級階段,有很多提升空間。以韓國為例,韓國把影視營銷當做一個時期的國家旅游發展戰略,在出臺政策扶持、整合影視旅游產業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韓劇對中國游客尤其是女性吸引力巨大,每年攜程組織的韓國出境游團隊中,女性占60%至70%,她們會選擇首爾、濟州島等韓劇里反復出現的地方作為必游地。
韓國的旅游部門十分注重海外市場的推廣和網絡營銷,會及時和旅行企業分享信息,合作包裝新線路,“這些都值得國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