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的人把中層比作“夾心餅”,被夾在上級、同事和下屬中間,里外不討好;積極的人把中層比作樹干,連接這企業的根、樹枝、樹葉,為企業的發展不斷輸送養料。不同的思維便有了中層干部優劣之分。而對于中層到底是做什么的,應該去做什么的深入研究將有助于改善中層管理干部的整體績效。中層管理者要做好4點:學會占位,統籌全局;找下屬和主管之間的黃金分割點;分解任務,監督考核;促進團隊發展。
譚小芳
中層管理者在實際的企業運營管理中,或在這樣一個商業社會中的命運如何?他們是否能收獲像他們期望的那樣的完美。實際工作中,他們為人個性剛直不阿、秉性直爽、為人義氣、有責任感,做事能力也很強。但不幸的是,隨著他們與老板的長期合作,他們漸漸發現老板的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或能力有欠缺,已經阻礙甚至不能滿足他們發展的需要,甚至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在他們眼里,曾經一直忠誠追隨的魅力老板漸漸成為了“問題”老板。對于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他們,在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并積極調整自己心態的同時,更多的是感到一種失望、痛心和彷徨。
中層管理者主要任務是根據最高層管理所確定的總體目標,具體對組織內部所擁有的各種資源,制定資源分配計劃和進度表,并組織基層單位來實現總體目標。中層是企業的中堅力量,在組織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中層的職業素質、管理能力和領導能力決定了業務發展的速度,決定了組織能否帶領出一支優秀的員工隊伍,決定了能否有效達成組織經營目標和業績。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中層,要有不斷學習和持續改善的心態。
作為企業的中層管理者,上對老板,下對員工,在決策層與執行層中間具有橋梁作用,可以說是企業中重要的中樞系統,決定著企業能否健康持續發展。他們在實際的工作中也經常碰到眾多的困擾,比如多重角色、身心疲憊、溝通障礙等等。但是在中層管理者為企業的持續向前發展提供有力的執行保障的同時,他們自身的發展與職業安全由誰來保障?
專業的領導者要有企業家精神,跟上企業發展的步伐,關注企業中層管理者的職業發展。企業領導者缺乏企業家精神、缺乏卓越的領導力以及企業缺乏良好的管理機制,造成大批優秀中層管理者的“流離失所”。企業不僅以追求價值最大化滿足投資人的需求為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創新的思維和持續發展的能力為員工提升一個廣闊的舞臺,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理想和職業夢想,同時,更應該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中層管理者素質的好與差、能力能否得到充分發揮,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發展。如果把一個企業比做一個人,高層管理者就是大腦,要思考企業的方向和戰略,中層就是脊梁,要去協助大腦傳達和執行命令到四肢——基層。
在一個企業里,中層管理團隊承擔著“脊梁”的功能,承上管下,領悟和執行高層政策,收集、處理,反饋區域市場的基層信息。市場的業績好壞、市場開發及推廣、終端運營及管理等,無不系于中層經理一身。那些沒做好的企業,往往就死在糟糕的中層團隊上。中層團隊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是每一個企業的領導層都必須重視的問題。
中堅主管是企業中連接戰略層和操作層的核心紐帶,是打造一流企業執行力的中堅力量,因此如何培養、管理這些中堅主管是企業關注的重點,但中層的問題往往也是高層最頭疼的。中層覺得自己最累,高層覺得中層執行不力,基層覺得中層瞎指揮。面對這種“上擠下壓”的困境,中層該怎么辦?
作為一個合格的基層管理者,至少要做到30%的時間在管人,70%的時間在做事,中層管理者應當一半時間用于管人,一半時間用于做事,而高層管理者應當有80%的時間在管人,20%的時間在做事。
消極的人把中層比作“夾心餅”,被夾在上級、同事和下屬中間,里外不討好;積極的人把中層比作樹干,連接這企業的根、樹枝、樹葉,為企業的發展不斷輸送養料。不同的思維便有了中層干部優劣之分。而對于中層到底是做什么的,應該去做什么的深入研究將有助于改善中層管理干部的整體績效。中層管理者要做好4點:學會占位,統籌全局;找下屬和主管之間的黃金分割點;分解任務,監督考核;促進團隊發展。
俗話說,一個人的心胸有多大,他的成就就有多大,作為一個中層管理者,他的境界有多高,那他的業績就會有多好,正確認識中層管理者的四大要務并認真地去踐行,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層現在的困難處境。
本文出自鳳凰網: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219/11692992_0.shtml